01.
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出生,但可以决定自己的人生。
刘秀祥,就用这样的信念改变了人生,活成了一束光。
1977年,刘秀祥出生在贵州一个山村。
家有兄妹三人,在他4岁那年,父亲生了一场大病,家里也就失去了经济来源。
父亲去世后,为了让家里有点收入,哥哥姐姐相继出去打工,后来都失去了联系。
刘秀祥的母亲受不了打击,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病,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还时常会发病。
原本温馨的一家五口,只剩下11岁的刘秀祥独自承担起生活的重担。
每天早上天不亮,刘秀祥就起床种地和砍柴,做好早饭后去上学,在书中,他找到精神的慰藉,也看到未来的希望。
即便生活再难,他也没有放弃过要读书,墙壁上的奖状是家中最美的装饰。
村里的人照顾他,帮他种地,每年给他500斤粮食,这样刘秀祥省着吃,也能和母亲勉强度日。
在小升初时,刘秀祥凭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重点中学,可看着通知书,他却犯了愁。
02.
刘秀祥不是不想去重点学校读书,可实在拿不出学费,更重要的是,他放不下母亲。
想来想去,他做了一个决定,带着疯娘一起去读书,将学校换成免费的民办学校。
没有住宿,他就在学校墙外搭一个帐篷。
没有生活费,他趁着夜色去捡废品,每个月可以挣到20元左右。
一日三餐,刘秀祥只能开水泡饭,再煮些捡来的菜叶改善生活。
在班级里,他比同龄孩子要瘦小,1米69的个子,体重才80斤。
即便如此,他的成绩也依然优异,考入了安龙县重点高中,当生活无光,学习就是他唯一的动力。
到高中后,学校旁边没法搭帐篷,他利用暑假打工,攒了600块,却发现连个单间都租不起。
后来,他租下一户农家的猪圈,用塑料布围住四面墙上的漏洞,当成自己和母亲临时的家。
为了攒学费,他周末去工地打工,高强度的劳动,营养却跟不上,在高考前,他病倒了。
第一年高考,他落榜。
不想就此被命运安排的刘秀祥,决定再拼搏一回,他依然相信,读书是改变自己命运唯一的途径。
03.
为了能再次参加高考,他找到一家私立学校,请求校长给他一次机会。
校长被他打动,同意免费收刘秀祥入学。
那一年,刘秀祥格外努力,复习的时候,他翻到自己原来日记本上写的一句话:
“当你抱怨没有鞋穿的时候,你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
是啊,当我们拥有知足常乐的精神,生活也就不觉得苦。
第二年,刘秀祥以高分考入山东临沂大学,母子俩相拥而泣。
这就有了那篇报道“贵州孝子千里背母上大学”,他的故事也激励了很多人。
有好心人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单间,刘秀祥和母亲终于住上了像样的房间,但同时,他拒绝了大家的资助,要用自己的双手来养活母亲。
大学四年,他不仅自己挣够了学费,还资助了3个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鼓励他们好好读书。
然而,在他大学毕业时,得到消息 ,其中一个他资助的女生辍学了,这给他很大的震动,明白要从教育入手才能改变现状。
于是,大学毕业后,刘秀祥拒绝了好几家单位的邀请,回到家乡当了一名高中教师。
04.
刘秀祥说:“哪怕只影响一个学生,发生些许改变,我都觉得非常值。”
他接手的那个班级成绩很差,中考平均成绩200多分,而且,还动不动就有人请假不来上学。
为了将请假的学生找回来,他骑着那辆摩托车,去一个个找学生。
有的在建筑工地找到;
有的在农田里找到;
也有的在网吧找到。
他跟学生们说:“读书,才能改变你们的命运,我能从农村走出去,你们也能。”
在他的鼓励下,全班47个人全部考上了大学,有个学生还考出了586分的好成绩。
刘秀祥不仅仅教书,还育人,他认为一个人不能低估梦想的力量,当你心中有梦,未来就会闪光。
如今,12年过去了,32岁的刘秀祥又有了新身份,他不仅当上了学校的副校长,还被评为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这个奖他名至实归,也是对他勤奋、孝顺和助人精神的肯定。
这么多年,刘秀祥再难,也没有抛下母亲,用自己的双手努力搭建一个家。
经过一番寒彻骨,迎来梅花扑鼻香。
生活中有很多明星的成名故事,但我更敬佩刘秀祥这样的寒门孝子,他很平凡,就如生活中的我们,但他用自己的行动,给予身边的人希望。
他不仅让自己走出黑暗,也帮助千万个学生走出迷茫,这才是令人感动的地方。
为你点赞,刘秀祥,好样的!
(编辑: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