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力量赋能养老!“阳光助老 无障‘爱’”活动泰安启幕

315记者摄影家网 郭文若 张 庆 袁娟娟 摄影:赵勇 济南报道2025-06-24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6月22日,“阳光助老 无障‘爱’”项目推广活动在泰安中城康养中心启幕。活动由山东省巾帼志愿者协会会长董来东发起、中城康养中心承办,旨在宣传养老服务与无障碍关爱理念,聚合多方力量推动养老服务发展。活动依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专业资源,创新“巾帼志愿+社会协同”模式,中城康养中心提供服务保障。现场有夕阳红志愿者学太极拳、项目介绍、志愿者故事分享及“巾帼助老模式创新”等议题讨论,通过“体验+研讨”推动养老服务从“单一供给”向“多元协同”升级,展现“全周期、全场景”服务能力,为长者提供有品质的养老选择。
    在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的大背景下,养老服务与无障碍关爱已然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议题。6月22日,由山东省巾帼志愿者协会会长董来东发起、中城康养中心承办的“阳光助老 无障‘爱’”项目推广活动,于泰安中城康养中心温情启幕。本次活动旨在推广“阳光助老 无障‘爱’”项目,宣传养老服务与无障碍关爱理念,通过聚合巾帼志愿者、夕阳红志愿者、社会爱心人士及养老服务各界代表,加强各方合作交流,整合资源,推动养老服务项目发展,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以“巾帼赋能、无障关爱”为核心,积极探索养老服务创新路径,向社会传递温暖助老力量。
  
    活动依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专业技术力量和齐鲁关爱生命健康志愿服务的实战经验,创新构建“巾帼志愿 + 社会协同”模式。中城康养中心凭借康养社区的全方位、全流程、个性化人文设计、科学配置膳食、适老化空间布局、智慧康养与医养结合体系完善,为活动提供服务保障。从康养特区到护理床位,从悠然颐养中心的文娱配套到“五位一体”服务闭环,充分展现“全周期、全场景”养老服务能力,推动养老服务从“单一供给”向“多元协同”升级,将宣传养老服务理念与推动养老服务发展落到实处。
  
    上午8点召集夕阳红志愿者共同学习太极拳,为长者健康注入新生力量。10点启动项目推广活动,主持人围绕“阳光助老 无障‘爱’”项目意义展开详细介绍,着重强调巾帼力量在养老服务中的独特价值。从关爱长者生活细节,到推动无障碍设施落地,项目以“女性温度 + 专业服务”为长者幸福生活赋能,而这也正是项目推广的重要目标之一,此番介绍引发全场共鸣。
  
    爱心轮椅企业代表登台,介绍轮椅投放计划与公益服务模式。从养老机构定向投放 到社区上门服务,企业以“硬件支持 + 持续运维”,为行动不便长者打通“出行服务零距离”,彰显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实践成果,这也是加强各方合作,推动养老服务项目发展的生动体现。
  
    巾帼志愿者代表分享实践故事,从日常陪伴、健康关怀,到协助无障碍设施使用,志愿者以“一对一帮扶”“小组活动”等形式,让“无障‘爱’”走进长者生活。一个个暖心案例,诠释了巾帼志愿在养老服务中的温度与力量,通过这些分享,进一步宣传了无障碍关爱理念,引发全场共情。
  
    交流环节中,参会人员围绕“巾帼助老模式创新”“无障碍服务深化”展开讨论,志愿者提出“定制化助老服务包”建议,精准匹配长者需求;社会爱心人士代表探讨“康养产品 + 志愿力量”融合路径;主办方总结共识,明确“资源整合、服务细化、模式复制”三大方向,为项目持续发展锚定目标。该环节深度践行了加强合作交流、整合资源的活动目的,为项目后续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活动以“体验 + 研讨”为核心,不仅是巾帼助老理念的集中推广,更是泰安养老服务模式的创新实践,发挥女性志愿者细腻、共情优势,填补长者精神慰藉、生活照料需求空白;通过爱心企业联动、适老化设施展示,推动“无障环境”从理念到实践;中城康养中心以“医养结合 + 智慧康养”为基础,整合志愿力量,构建覆盖“食住行学医养”的服务生态,为长者提供“有尊严、有品质”的养老选择,切实推动了养老服务项目发展,提升了养老服务质量。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