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同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开展齐鲁暖医志愿服务体验活动

记者摄影家网 郭文若 薛莹莹 张 庆 赵 勇 济南报道2025-10-01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2025年10月1日双节之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组织“迎国庆 共团聚”齐鲁暖医志愿服务体验活动,由董来东带队,通过参观服务场景、专题授课等形式,汇聚社会爱心力量,展现齐鲁志愿服务品牌实力与责任担当。
    2025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与中秋佳节双节同庆的特殊日子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齐鲁关爱生命志愿服务联盟以“志愿”为名,组织开展“迎国庆 共团聚”志愿服务体验交流活动。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山东)王正坤,趵突泉社区党委书记邓筱梅,以及夕阳红志愿者、社会志愿者代表与爱心人士齐聚医院中心院区,在交流互鉴中凝聚爱心力量,彰显齐鲁志愿服务的责任担当。
  
    活动由齐鲁关爱生命志愿服务联盟队长、山东省巾帼志愿者协会会长董来东全程带队,并同步开展专题培训。开场环节,董来东代表联盟对各界志愿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以三十余载走南闯北的志愿服务经历为引,分享不同地域、不同场景下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暖心故事,真挚讲述打动了在场每一位参与者。
  
    随后,在董来东的带领下,参观团循着志愿服务足迹深入医院各个服务场景:从志愿服务驿站到病员服务中心,从华美楼、齐鲁楼到济众楼、共和楼,每一处都留下志愿交流的身影。在志愿服务驿站,董来东重点解读标准化建设细节——从服务流程规范到设施设备配置,尽显齐鲁志愿服务的严谨专业;同时介绍学雷锋志愿服务文化墙设计背景,自豪提及该站点作为雷锋学院战略服务联盟中唯一医院系统联盟站点的特殊身份,称这份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每到一个服务现场,她都结合三十余年实践经验,细致讲解岗位设置、服务流程及特色项目,导诊咨询、暖医服务、特殊群体“绿色通道”等具体场景中的暖心故事,让志愿者切身感受到志愿服务浸润人心的力量。
  
  
  
    专题授课环节,董来东围绕“党建引领做志愿、创新发展做服务”理念,系统阐释新时代志愿服务的时代内涵。她提出,要推动齐鲁文化精神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强调志愿服务需紧跟时代步伐,以新思想为指引,坚守“以人民为中心”宗旨,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路线。授课中披露的一组组数据与成果令人瞩目:助老助残帮扶行动累计为上万名特殊群体解决就医难题;“筑梦青春”青少年培训计划覆盖全省11个地市,培训超500人次;“晚晴守护——关爱特殊困难老年人志愿服务项目”更斩获山东省志愿服务首届项目大赛金奖,通过精准需求对接构建健康闭环管理模式,成为助力老年友善社会建设的重要品牌。
  
    董来东队长三十余年坚守公益的初心令人动容,其带领的团队在标准化管理、多元化服务、体系化建设上树立了行业标杆。”参与活动的志愿者代表感慨,志愿服务驿站的标准化建设与雷锋学院战略服务联盟站点的示范作用,为新时代志愿服务提供了可复制的“齐鲁爱心样板”。
  
    作为齐鲁志愿服务组织的带头人,董来东始终以党建为引领,带领团队将志愿服务融入“一老一小”关爱、健康科普宣讲、暖医之家建设等社会治理重点领域。此次双节主题活动,既是向祖国华诞的深情献礼,也是对志愿精神的生动诠释。未来,齐鲁关爱生命志愿服务联盟将继续秉持初心,汇聚更多社会爱心力量,书写齐鲁志愿服务新篇章,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坚实力量。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